复旦大学教授建议年轻人毕业后先啃老几年

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啃老言论在网上引发了热议,他表示,“啃老”并非不劳而获、消极躺平,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过程。梁永安教授的观点并非鼓励无条件的“啃老”,而是强调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子女的支持。这种支持不仅是经济上的,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。

复旦大学教授建议年轻人毕业后先啃老几年

梁老师以为的啃老:毕业后的几年是年轻人探索自我、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。他鼓励年轻人利用这段时间去挖掘兴趣、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,最终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。

梁老师以为被啃的老:鼓励孩子多元化的看待世界,多尝试,减少焦虑,寻求爱好。

梁老师以为的年轻人家境:父母月收入合计一两万,有房有车。

实际上的啃老:在家待着刷抖音、玩游戏,间歇性踌躇满志后第二天继续躺平。

实际上被啃的老:“你这种废物啥也干不了,在家给我丢人。”

实际上迷茫年轻人的家境:房贷还没还完,可支配收入每月不到两千。

说的再好听也不过是为当前就业严峻形势下找的一些托词。所以梁教授的啃老言论,是脱离实际,是何不食肉糜。

实际上根本不用谁呼吁,也用不着美化成“思考和探索”,日本的长期啃老、大龄啃老就是从泡沫经济破裂以后的“就业冰河期”激增的。从1997年到2003年,日本青年(16-24岁)的“啃老族”规模就从8万人增加到40万人。

这个大学教授把啃老做了美化,实际上是给未就业毕业生一个就坡下驴的机会,让他们能更加心安理得啃老。毕业生一旦选择心安理得啃老,就绝不会像这个大学教授说得那么轻描淡写,一旦选择啃老,逐渐脱离社会,会变得失去社交能力、再也出不了家门,无力摆脱啃老状态,从毕业以后一直靠父母供养。

当年的青年啃老变成了中年啃老,又变成了现在的高龄啃老,积重难返的啃老俨然已经成为日本人口学方面的一个特色。讳疾忌医、美化问题,也许确实能暂时“摆脱”一阵子,但将来难免铸成大错、不可挽回。

心安理得让自己(让孩子)啃老的完整后果,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,这是不可承受之重。这种言论我觉得还是不听为好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shusheng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llnw.com/p/52

Like (0)
shushengshusheng
Previous 2024年11月6日
Next 2024年11月12日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